莫指招摇望泰阶,小戎同泽已难谐;
三山波浪卢敖迹,半壁烽烟祖逖怀。
纪事可能无铁匣?
班师岂复有金牌!
皇天倘识匡扶义,万古臣靡独我侪。
莫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莫指》是明代诗人张煌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主题,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兴亡、民族危难的深切忧虑与坚定信仰。
《莫指》中的“三山波浪卢敖迹,半壁烽烟祖逖怀”两句,运用了历史典故和地理知识来增强诗歌的内涵和深度。这里提到的“三山”可能指的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海岛或岛屿,而“卢敖”和“祖逖”则是指历史上的人物。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国家边疆动荡不安的担忧以及对英雄人物如祖逖的怀念。
诗中“纪事可能无铁匣?班师岂复有金牌!”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在乱世中的感慨。这里的“铁匣”和“金牌”可能象征着稳定和权威,而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深刻又直接,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皇天倘识匡扶义,万古臣靡独我侪”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信念的坚持和对未来的期望。这里的“皇天”意味着苍天或命运,而“匡扶义”则是指维护正义或帮助他人。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正义的坚守和对人民的关怀。他认为,只要有人坚持正义,就不怕历史的长河会忘记他的贡献。
《莫指》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的诗歌,更是一首富有哲理和历史意义的文学作品。它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命运的理解和思考。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明代诗歌的艺术特色,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