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赠琴师

入夏园林长新绿,小庭疏雨黄梅熟。主宾杂坐觞数巡,清言玄论驱烦燠。
座中有客伯牙俦,起抚瑶琴弄寒玉。初弹秋意满潇湘,再弹忽唱阳关曲;
挥弦捩轸转繁音,往鹤来云节更促。我闻三湘烟景自苍凉,泪痕斑斑犹在竹;
得君谱入龙门桐,无数离情纷相触。况复骊歌纤指间,羁人听之泪盈掬。
愿君翻作洞庭声,莫怨孤鸿与寡鹄!君不见少文动操响众山,又不见中散绝唱广陵寒?
寥寥同调千载难,今遇知音为一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赠琴师》是明朝诗人张煌言所作的一首杂言诗,表达了对琴师的赞美和对高雅艺术的向往。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更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赋赠琴师》的作者张煌言,生于明末清初,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政治家和抗清义士。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抗争,但始终秉持着爱国的信念。张煌言的作品多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诗歌原文:入夏园林长新绿,小庭疏雨黄梅熟。主宾杂坐觞数巡,清言玄论驱烦燠。座中有客伯牙俦,起抚瑶琴弄寒玉。初弹秋意满潇湘,再弹忽唱阳春曲。

  3. 诗歌赏析: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首句“入夏园林长新绿”,描绘了夏日园林中生机勃勃的景象,为读者营造出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次句“小庭疏雨黄梅熟”,则转入室内,描绘了雨后庭院中的景致,以及成熟的黄梅带来的丰收喜悦。接下来,诗人以“主宾杂坐”作为引子,引出下文的音乐描写。

  4. 诗歌背景:此诗创作于明朝晚期,诗人身处乱世,却依然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志向。他通过这首杂言诗,表达了对高雅艺术的推崇,以及对和谐生活的向往。诗中“座中有客伯牙俦,起抚瑶琴弄寒玉”一句,更是将琴艺与伯牙相提并论,显示出诗人对音乐和艺术的极高评价。

《赋赠琴师》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承载了诗人深沉情感和高尚情操的历史见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能从中汲取到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执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