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左虞都尉

披褐裹连城,谁怜后世名。
艰难谙物态,老大减才情。
我既宁为我,卿还自用卿。
家邻东海上,不负鲁先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披褐裹连城,谁怜后世名

曹昌先的《答左虞都尉》是一首明代的文学作品。这首诗通过其深刻的内涵与独特的艺术表达,展示了作者对于人生、自然以及社会责任的独特见解和情感。

诗的第一句“披褐裹连城,谁怜后世名”描绘了一个贫穷却才华出众的人物形象。这里的“披褐”意味着身着粗布,而“裹连城”则形容了这位人物虽然身处贫寒之中却心怀远大志向。这种对比强调了即使在困境中,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和抱负仍能超越物质的限制。

接下来的诗句“艰难谙物态,老大减才情”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诗人表达了一种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感受和认识,同时反映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的才能和魅力往往会受到影响。这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一种对社会现实和文化传承的关注。

诗的最后两句“我既宁为我,卿还自用卿”提出了一个关于个性与选择的问题。这句话鼓励人们坚守自我,不应盲目追随他人或社会的期待。在这首诗中,这既是对自己的肯定,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答左虞都尉》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体生命状态的描述,也是对人性、社会及文化传承的深刻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