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楼月下送陆长康

分散欢娱地,班骓送陆郎。
乌啼白门夜,月上一楼霜。
扬子分衣带,明河接泪行。
大刀重有约,团扇莫相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楼月下送陆长康》鉴赏

《西楼月下送陆长康》,是明代诗人盛鸣世创作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写夜晚西楼下的送别场面,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不舍之情。

首联“分散欢娱地,班骓送陆郎”,描绘出两位友人在西楼相聚,共度欢乐时光的场景。班骓,作为古代骏马,象征着高贵与尊贵,而陆郎,则代表着友谊的深厚。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友情的珍贵。

颔联“乌啼白门夜,月上一楼霜”,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白门,是南京的古称,这里暗指京城;月上,则意味着夜晚的到来。这两句描绘了一个清冷的夜晚,月亮高挂于西楼之上,映照出一片寂静。这种静谧的氛围,为之后的离别增添了几分悲凉。

颈联“扬子分衣带,明河接泪行”,将视角转向两位友人。扬子,即扬雄,西汉时期的文学家;明河,指的是银河。这两句通过扬雄和李白的形象,象征了两位友人之间的友情。他们分别时,相互告别,依依不舍,泪水沿着衣带流淌,如同银河一般。

尾联“大刀重有约,团扇莫相忘”则是对整首诗情感的升华。大刀、团扇,都是中国古代的兵器和用具,这里借指朋友间的深厚情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段友情的珍视,以及希望对方不要忘记这份情谊。同时,也暗示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西楼月下送陆长康》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通过对西楼送别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深眷恋。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