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黄柳枝扑轻雨,袅断新愁千万缕。
菱花倦拂琐窗间,吹得瑶笙杂莺语。
下床不受春风扶,伤春击碎青珊瑚。
香消玉散绣针涩,闲开五色双氍毹。
离恨难禁情未惬,那肯将心托红叶。
翠帷深护曲阑花,羞杀东家白蝴蝶。
和春愁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春愁曲》是元代盛彧的作品,而非温庭筠。这首诗写闺中春愁,展现了作者对女性细腻情感的理解和表达。《和春愁曲》的艺术特色在于不直接刻画女主人公的外貌、心理或行动,而是通过环境气氛的烘托渲染以及自然景物的映衬暗示来传达闺中春愁的情绪。
《和春愁曲》中的“鹅黄柳枝扑轻雨,袅断新愁千万缕”描绘了春天柳枝被轻风拂动的情景,而新愁则像被折断的柳枝一样不断涌现,形象地表达了女子心中的哀愁。诗中的“菱花倦拂琐窗间,吹得瑶笙杂莺语”通过描写女子疲惫地整理窗前的饰品,听到窗外莺声与瑶笙声的和谐交织,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下床不受春风扶,伤春击碎青珊瑚”反映了女子不愿接受春风吹拂的无奈,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破坏,体现了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和春愁曲》中的细节描摹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和感人。诗中没有直接描述女子的外貌或具体行为,而是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如“离恨难”),让读者能感受到女子的哀怨之情。这种艺术手法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产生共鸣,更深刻地理解到闺中女子的内心世界。
元代盛彧的《和春愁曲》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文学作品,它以独特的笔触捕捉了女性的哀愁与孤独,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关于女性情感的独特视角和深刻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