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美人手

嫩于春笋白于霜,轻拂菱花试晓妆。
弹瑟每嫌银甲小,吹笙还爱玉纤长。
宜将彩笔题红叶,倦把金针倚绣床。
拾翠归来芳径里,逢人莫问锦香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美人手》是元末明初诗人张羽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美人的纤细手部,以及她所持之物,展现了其柔美和细腻的特质。《咏美人手》原文如下:

嫩于春笋白于霜,轻拂菱花试晓妆。
弹瑟每嫌银甲小,吹笙还爱玉纤长。
宜将彩笔题红叶,倦把金针倚绣床。
拾翠归来芳径里,逢人莫问锦香囊。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美人的手部特征和她的日常生活。诗中的“嫩于春笋白于霜”形容了她的手如春天的嫩笋,洁白无瑕;“轻拂菱花试晓妆”则描绘了她早晨轻轻抚摸菱形镜梳妆的情景。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通过“弹瑟”、“吹笙”等动作,展示了美人优雅的技艺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特别是“吹笙还爱玉纤长”一句,不仅赞美了手部之美,也隐含了对音乐艺术的推崇。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美人手部的细腻描写,传达出对她的爱慕之情。同时,诗中还体现了一种文人对自然美和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在宁静生活中寻找诗意的生活方式。

《咏美人手》不仅是一首描写细腻、情感丰富的诗歌,也是一首富有象征意义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美人的外在美,更通过手这一细节,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审美情趣。这首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被后人广泛传颂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