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徐贲画南浦亭图

离离烟树接通津,南浦亭前碧草春。
客里见图先泪落,只缘身是此乡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张羽,元末明初著名的文人、学者,其诗作笔力雄放俊逸,文辞精洁典雅,被尊称为“吴中四杰”之一。张羽的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他的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则是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然未达到极至,却也离俗而入于雅。关于《题徐贲画南浦亭图》这首诗的详细内容如下:

  1. 诗词原文
    离离烟树接通津,南浦亭前碧草春。
    客里见图先泪落,只缘身是此乡人。

  2. 词句解析

  • 离离烟树:形容树木茂盛,烟雾缭绕的景象。
  • 接通津:可能指水路或陆路相连的地方,如桥梁或者渡口。
  • 南浦亭前碧草春:指的是在南浦亭的旁边,春天时草地上一片青葱翠绿。
  • 客里见图先泪落:诗人在看到这幅画时,首先被触动到,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 只缘身是此乡人:是因为自己身处异乡,所以对这幅画特别有感触,感到悲伤。
  1. 文化背景
  • 明代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文人画家在此时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 张羽作为“吴中四杰”之一,他的作品在当时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和社会影响。
  1. 艺术特色
  •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感情。
  • 张羽的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的文化追求和情感体验。

张羽的《题徐贲画南浦亭图》不仅是一首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深思念之情的诗歌,也是一幅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画作。通过这首诗和画作,可以窥见明代文人的生活面貌和文化心态,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