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秋荷

杪秋霜露重,弱质感凉频。
衰迟含夕气,牢落凌萧晨。
衰红已散雨,余香尚近人。
翻思盛夏节,玩舟涉广津。
摘花赠游女,采绿宴佳宾。
秋风不少伫,感此尽漂沦。
人道每如此,谁知衰盛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秋荷》是明朝张羽的作品,这首诗以秋天的荷花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季荷花的美丽与高洁。以下是对这首文学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信息:张羽是明朝时期的一位杰出文人,其作品深受后世赞誉。在文学界,他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内容而著称。《咏秋荷》是他在文学创作上的重要代表之一,展示了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风格。
  2. 原文及译文:《咏秋荷》原文共39行,177字,展现了诗人对秋天荷花独特情感的表达。诗中不仅描绘了荷花的美丽和高洁,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3. 注释和注释: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通常需要对《咏秋荷》进行注释。这些解释包括对关键词汇、意象的解释以及诗句的深层次含义。
  4. 作品赏析:通过对《咏秋荷》的赏析,可以了解作者如何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同时,还可以学习到如何在文学作品中表现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
  5. 写作背景:了解《咏秋荷》的写作背景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这可能包括当时的社会环境、作者的个人经历或特定的创作氛围等。
  6. 评价与影响:对《咏秋荷》的评价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包括其艺术价值、思想深度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读者可以通过评论、研究文章等方式深入了解这一作品。

《咏秋荷》作为一首描写秋天荷花的诗词,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而且在思想和情感上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还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