杪秋霜露重,弱质感凉频。
衰迟含夕气,牢落凌萧晨。
衰红已散雨,余香尚近人。
翻思盛夏节,玩舟涉广津。
摘花赠游女,采绿宴佳宾。
秋风不少伫,感此尽漂沦。
人道每如此,谁知衰盛因。
【注释】
杪秋:末秋。杪,指草木花叶的尖端。
弱质感凉频:身体因寒冷而颤抖。
衰迟含夕气:指秋天的景色。衰,指衰落;迟,迟缓。
牢落凌萧晨:凄凉萧条的景象。牢落,形容冷落。凌,高出。萧,萧条。
衰红:落叶。雨:比喻飘零。
余香尚近人:指香气还留在身边。
盛夏节:指夏天的节日。玩舟涉广津:泛舟于宽阔的河面上。广津,指大河或湖泽。
摘花赠游女:把花送给出游的女性。
采绿宴佳宾:采集嫩绿的草来招待贵客。
秋风不少伫:不要长时间地站着。秋风,指秋天的风。伫,停留。
感此:想到这些。漂沦:失意。
人道:人们认为。每如此:总是这样。
谁知:谁知道。
【赏析】
《咏秋荷》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咏物诗。此诗以秋日为背景,描写了晚秋季节荷花凋零、残败的景象,借以抒发诗人对人生无常、盛衰交替的感慨。全诗以“咏秋荷”为题,描绘了秋天荷花凋谢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首联写秋初霜重,荷叶上露珠凝结,寒气袭人,令人颤抖。颔联写秋色渐浓,夕阳西下,荷花凋落。颈联写荷花残败之状,如残花败叶,飘零无存。尾联写自己对这种自然现象的感受和感慨,人生亦如此,盛衰无常,应随缘自适。
这首诗通过对荷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表现了诗歌中常见的主题——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在艺术上,此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