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菊对芙蓉寿沐国公词

黄缀庭槐,碧收营柳,朝来画戟霜凝。更烟霏瑞脑,日丽雕甍。华阶鹤舞南飞曲,降阿母、青鸟低鸣。又何须用,金貂换酒,银甲弹筝。
相共祝取长生。记当年此日,光岳钟灵。喜干戈将印,不负蜚英。旧家燕子归来惯,见滇海、万里波澄。群仙道是,人间元老,天上长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菊对芙蓉·寿沐国公词》是明末清初诗人张羽的作品。在这首古诗词中,张羽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朝气蓬勃的宫廷景象,展现了国公府邸的独特魅力。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1. 诗歌原文
  • 黄缀庭槐:描述的是庭院里黄澄澄的槐树点缀着,给人一种宁静而古朴的感觉。
  • 碧收营柳:绿意盎然的营柳被碧绿色的水波收拢,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 朝来画戟霜凝:早晨的画戟被霜冻凝结,增添了一份肃穆和庄严的气息。
  • 更烟霏瑞脑,日丽雕甍:更衣时刻香烟缭绕,阳光照耀下屋脊装饰精美。
  • 华阶鹤舞南飞曲:在华丽的道路上,有成群的鹤在翩翩起舞。
  • 降阿母、青鸟低鸣:象征着长寿和吉祥的阿母,她的使者——青鸟在低语。
  1. 诗歌赏析
  • 艺术特色:《金菊对芙蓉·寿沐国公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张羽运用生动的意象和形象化的语言,将一个宫廷贵族的生活场景刻画得栩栩如生。诗中的“黄缀庭槐”与“碧收营柳”不仅色彩鲜明,还富有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朝来画戟霜凝”和“更烟霏瑞脑”等细节描写,更是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庄重的朝堂之上,感受到了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时间的流动感。
  • 主题思想:《金菊对芙蓉·寿沐国公词》不仅仅是对宫廷生活的描绘,它更深层地反映了作者对于生命、时间和权力的思考。通过对朝堂上种种景象的描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百态的感慨以及对权力与荣耀的深刻理解。这种思考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赞美之作,也是一首蕴含哲理的佳作。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张羽生活在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的社会转型期,这个时期政治局势复杂多变,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张羽通过诗歌抒发个人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态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 文化背景:张羽生活在一个文人墨客辈出的文学鼎盛时期。他的诗歌受到当时文人雅士的影响,注重意境和情感的表达。他的作品既有深沉的历史感,也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文化追求和审美情趣。

《金菊对芙蓉·寿沐国公词》是张羽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后世传颂的佳作。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明代宫廷生活的风貌,也反映了作者深刻的人生感悟和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