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菊几枝吐,重阳昨夜过。
美人别我去,怀抱奈秋何。
月露闲阶砌,衣裳旧薜萝。
手携小儿女,顾影舞婆娑。
重阳后庭中晚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阳后庭中晚步》是明代张祥鸢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生活的深深感慨。以下是具体介绍:
作者简介:张祥鸢,字道,明镇江府金坛人,是明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多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原文:丛菊几枝吐,重阳昨夜过。 美人别我去,怀抱奈秋何。 月露闲阶砌,衣裳旧薜萝。 手携小儿女,顾影舞婆娑。
诗意解析:诗中“丛菊几枝吐”描绘了重阳节时菊花盛开的景象,而“重阳昨夜过”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传统节日的喜爱与回忆。接着,“美人别我去”透露出诗人心中对离别之人的深情,“怀抱奈秋何”反映了诗人面对秋天带来的寂寞和感伤。最后,“月露闲阶砌”,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衣裳旧薜萝”则展现了岁月变迁给诗人带来的变化和感慨。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张祥鸢的《重阳后庭中晚步》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精湛的语言技巧,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诗人在历史长河中所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