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吏祠

人生幻化水沤同,来也应空去也空。
八百胡椒枉遗臭,一双琴鹤愧清风。
香沈南浦无长物,犬鬻东门有固穷。
试问岭南名宦几,清天白日得如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廉吏祠》是明朝张诩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廉吏祠》不仅作为一首诗歌,也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人背景
  • 作者介绍:《廉吏祠》的作者是张诩,字廷实,号东所,是明朝广东南海人。他的学问以自然为宗,追求“忘己”和“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他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中进士,后因故隐居不仕。正德中被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但最终选择归隐,没有接受任何官职。
  • 生平事迹:张诩的人生经历颇为坎坷,曾丁忧(指守孝)后隐居,尽管多次受到朝廷的征召却未能起用。他的成就包括著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和《东所文集》等。
  1. 诗歌原文
    人生幻化水沤同,来也应空去也空。
    八百胡椒枉遗臭,一双琴鹤愧清风。
    香沈南浦无长物,犬鬻东门有固穷。
    试问岭南名宦几,清天白日得如公。

  2. 诗歌赏析

  • 哲学思想:张诩在诗中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认为一切皆为幻象,来去皆是空,这反映了他追求“无欲”与“忘己”的生活态度。
  • 艺术风格: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深沉,通过对比和反问,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淡泊情怀。
  • 社会意义:此诗不仅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精神世界,也为后人提供了一种思考廉洁从政与个人品德之间的关系的视角。

《廉吏祠》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和文化的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朝的社会状况、文人的思想以及廉政文化的重要性。对于今天的读者而言,它不仅是文学上的享受,更是一种精神财富的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