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熊都宪

欲知明主念边民,请看皇华遣大臣。
铜鼓山前饶暮雨,画熊车上有阳春。
平生慷慨多忧国,今日驰驱敢爱身。
七十四年衰病客,尚能持此为君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熊都宪》是明代诗人梁储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的内容、背景及艺术特色进行具体介绍:

  1. 作品原文
    欲知明主念边民,请看皇华遣大臣。
    铜鼓山前饶暮雨,画熊车上有阳春。
    平生慷慨多忧国,今日驰驱敢爱身。
    七十四年衰病客,尚能持此为君陈。

  2. 作品翻译与注释

  • 译文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沉关怀以及自己的责任感。诗中描绘了一幅边疆风雨交加的画面,同时通过“铜鼓山前”和“画熊车上”的对比,展现了朝廷对边疆事务的重视和关心。
  • 注释
  • 皇华使:古代指派往外国的使者,用以传达皇帝的旨意。
  • 铜鼓山前:此处暗喻边疆之地,常有战事发生。
  • 画熊车:可能指的是皇帝巡视边疆时乘坐的车辆,车上装饰有象征国家的图案。
  • 阳春:春天的象征,也暗示着国家的生机与活力。
  • 衰病客:形容自己年岁已高,身体渐衰,但仍心系国家。
  1. 作品赏析
  • 意象运用:诗中的“铜鼓山前”与“画熊车上”两个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象征着边疆的险恶与战争,而后者则代表着国家的繁荣和和平。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 情感表达: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他通过描述边疆的风风雨雨,以及自己在朝廷中的奔走忙碌,展现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性。
  1. 作者介绍
  • 梁储:明代诗人,字叔厚,号厚斋,晚号郁洲。成化十四年进士第一,授编修。正德时累迁为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其一生历经明初至嘉靖年间,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之一。

《送熊都宪》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梁储对国家和人民深切关怀的具体表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深入理解明代文学的魅力,还能更加体会到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深深期待和美好祝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