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符堂

主人留客醉新轩,棋子声疏杂管弦。
千里江山如挂壁,三株槐树亦遮门。
平生谬辱公知己,今日宁容我避喧。
向晚重携馀兴去,梦回犹自忆琴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自符堂》是明代诗人梁储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梁储,字叔厚,号厚斋,是明代广东顺德人,他的生平和创作背景都为这首诗增添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了解梁储的基本信息后,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创作意图和艺术特色。
  2. 诗歌原文
  • 主人留客醉新轩,
    棋子声疏杂管弦。
    千里江山如挂壁,
    三株槐树亦遮门。
  • 平生谬辱公知己,
    今日宁容我避喧。
    向晚重携馀兴去,
    梦回犹自忆琴尊。
  1. 诗歌赏析
  • 《自符堂》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画面展示了作者与朋友欢聚的场景。其中“千里江山如挂壁”形容景色宏伟壮观,令人心旷神怡;“三株槐树亦遮门”则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 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梁储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1. 创作背景
  • 《自符堂》创作于明朝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为诗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来源。此外,梁储的个人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也为诗歌的创作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1. 文化意义
  • 作为一首古典诗词,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关于友情、自然和历史的深厚情感。这些内容在今天仍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值得后人传颂与研究。
  1. 文学价值
  • 从文学角度来看,《自符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风格使得这首诗成为古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自符堂》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历史、一种文化和一份情感的载体。通过对这首诗的欣赏和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