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声成死别,唧唧忆生时。
笃厚诚天性,虚怀使我思。
黄泉徒有恨,白首会无期。
寂寞门前柳,空垂万缕丝。
重哭周角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哭周角长》的哀婉与哲思
《重哭周角长》是明朝梁宪的作品,这首诗以沉痛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描绘了一个人在面对死亡时的复杂心理。
这首诗首先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悲痛,”吞声成死别”,这四个字仿佛让我看到了主人公在面对死亡时那种无法言说的悲哀。这种悲哀不仅仅来源于对逝者的怀念,更源自于对生与死、有与无的深深思考。
“唧唧忆生时”,这句诗则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对生前的种种记忆和情感。他回忆着和逝者之间的点点滴滴,那种深深的怀念之情溢于言表。然而,当他面对现实的生死之别时,那种悲痛和无奈又让他无法释怀。
诗中的”笃厚诚天性,虚怀使我思”,则表现了主人公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他认为人应该保持真诚和谦逊的态度,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真谛。这种思考虽然深沉,但却充满了哲理,让人不禁沉思。
而”黄泉徒有恨,白首会无期”,更是将生死的无常、人生的短暂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只能在黄泉路上独自感叹。这种感叹既是对逝者的怀念,也是对人生无奈的感慨。
“寂寞门前柳,空垂万缕丝”则是全诗的感情高潮。门前的柳树象征着生命力和希望,但在诗人眼中,它却显得如此孤独无助。这种孤独和无助,正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重哭周角长》不仅仅是一首表达悲伤和无奈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思考的人生寓言。它让我们在感叹生命无常的同时,也能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