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于邑慱之高淳用韵

日月当空两镜悬,读书谁敢议前贤。
混茫太极元无画,擿埴遗经始有笺。
勺水化分天仗远,片云闲寄野湖边。
凌虚我欲追寻去,瘦鹤逢秋不受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于邑慱之高淳用韵》是明代诗人符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作者符锡,来自江西新喻(今新余),任明代《韶州府治舆图》一书主编,另有《童蒙须知韵语》、《颖江渡稿》,撰《韶州府志》十卷等作品流传。
  1. 诗歌原文
    日月当空两镜悬,读书谁敢议前贤。混茫太极元无画,擿埴遗经始有笺。勺水化分天仗远,片云闲寄野湖边。凌虚我欲追寻去,瘦鹤逢秋不受鞭。

  2. 诗歌赏析

  • 艺术风格:《赠于邑慱之高淳用韵》体现了明代诗歌的典型特色,语言典雅,意境深远。
  • 思想内容: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隐喻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政治环境、个人经历或对某种哲学思想的认同有关。

《赠于邑慱之高淳用韵》不仅展现了明代诗歌的艺术风貌,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诗人的情感世界。这首诗不仅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理解明朝历史文化的重要文本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