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洲歌

圣明济济夸多士,大藩官寮亦仪度。
唴君况是英妙人,风尘摆脱沧洲趣。
渝水西来匝凤池,屏障前开孤璧奇。
得地城南还世居,石洲小筑偏相宜。
茅堂掩映隔江水,虎瞰潆洄才数里。
凉月纷纷下碧溪,薰风细细牵芳藟。
擘开烟雾棹舟入,坐爱石潭鱼可数。
稚子忘耕南垄云,老翁冥钓西岩雨。
石洲信美胡弗居,眷顾不足意有馀。
我醉试为歌石洲,疏夫却恐画不如。
莫笑疏夫画不如,自报国恩将柰渠。
明月清风恣往来,青山白云随卷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石洲歌》是明代诗人符锡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石洲歌》创作于嘉靖初年,当时符锡任韶州府通判。这一时期,诗人目睹了国家政治清明,士人荟萃的景象,因此他的创作灵感便来源于此。
  2. 诗歌内容:《石洲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洲的自然风光和宁静生活。诗中不仅赞美了石洲的美丽景色,还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喧嚣,享受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
  3. 艺术特色:作为一首古诗,《石洲歌》在语言上简洁明快,富有画面感。诗人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4. 历史文化价值:《石洲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它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政治风貌和士人的生活状态,为研究当时的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5. 文学地位:《石洲歌》在古代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以其优美的语言、深邃的内涵和鲜明的个性,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之一。

了解《石洲歌》的背景、内容和艺术特色,不仅可以更好地欣赏这一文学作品,还可以从中体会到古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对于现代人而言,这首诗也是一种启示,提示人们要珍惜当下的生活,追求内心的安宁与自由。

《石洲歌》是一首集自然美、人文情怀于一体的优秀诗歌作品。它不仅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学习和欣赏《石洲歌》,不仅能提升文学素养,还能让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寻得一处心灵栖息之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