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夜郎时,不知夜郎好。
我今去夜郎,去来何草草。
夜郎令人壮,夜郎令人老。
亦有石笋峰,亦有桃源岛。
雒源不可问,夜郎退愁恼。
亦多名古人,班班而可考。
我之去夜郎,如离我村堡。
父老牵我衣,含涕不能道。
不识圣人心,此行明月皓。
旗帜列于前,大将军怀抱。
平时云上官,此时亦浩浩。
一尊又一尊,不觉欲潦倒。
青青诸子衿,教告以有造。
应恨去官迟,勿羡入官蚤。
勿吟我诗篇,勿读我房稿。
我罪积如山,我名贱于皂。
我之二白楼,其中有至宝。
俟子素心人,可以恣寻讨。
一桥犹未成,何以完障保。
小子唯唯退,曰今失襁褓。
一人持一觞,一醉宽苍昊。
辞夜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辞夜郎》并非文学作品,而是一篇诗作。该诗由明末清初的许国佐创作,属于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辞夜郎》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去夜郎途中所见所感的复杂情感。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夜郎之地的初步印象,以及他对于离开家乡、去往远方的复杂心情。通过对夜郎的描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故乡的眷恋。诗中的“我之去夜郎,如离我村堡”和“父老牵我衣,含涕不能道”,展现了离别时的亲情与不舍。这种情感的表达在古代文人的作品中并不罕见,它反映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
《辞夜郎》虽然不是一首完整的文学作品,但它作为一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篇章。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对社会、自然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