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雨中即事用前韵

东村西村乱犊鸣,天南天北雨云生。
双双浴鹭缘何事,恰恰啼鸠还底情。
潦潢恶浊愁路滑,觳觫见之当眼明。
安得沧浪濯吾足,因以从兹寻广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归途雨中即事用前韵》是明代诗人湛若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湛若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将自然景物与内心的感受巧妙结合,创作出这首富有哲理和意境的诗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湛若水(1466年—1560年),字元明,号甘泉,广东增城人。他是中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与王阳明并称“湛甘泉”。湛若水不仅在哲学领域有深入的研究,还注重道德修养,他的诗文作品也体现了儒家的伦理观和审美情趣。
  2. 诗句原文:东村西村乱犊鸣,天南天北雨云生。双双浴鹭缘何事,恰恰啼鸠还底情。潦潢恶浊愁路滑,觳觫见之当眼明。安得沧浪濯吾足,因以从兹寻广成。
  3. 艺术特色: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村雨景中的自然现象,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双双浴鹭”和“恰恰啼鸠”,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雨天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寓意着生活的平淡与真实。此外,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物外的精神境界。
  4. 文化背景:明代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和文化的繁荣发展。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湛若水的诗歌也不例外,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理想人生的追求。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创作的,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表达。

《归途雨中即事用前韵》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诗歌,也是明代文人精神世界的缩影。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以及对于生活真谛的不懈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