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石泉赠窗友

道旧西樵馆,山尊亦偶同。
独邻归草草,不得看诸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为石泉赠窗友》是湛若水创作的一首诗,出自明代。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诗人内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独到见解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湛若水在诗中通过“道旧西樵馆”和“山尊亦偶同”等字眼,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古朴的自然景象。这里的“西樵馆”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而“山尊”则可能是对山峦的一种比喻或象征,表明诗人对自然界的崇敬之情。这种表达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态度——追求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这种境界在当时社会中是非常难得的,它体现了文人士大夫阶层对于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追求。

诗中的“独邻归草草”,描述了诗人独自面对山水时的孤独与落寞。这种描写不仅加深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这种孤独感可能源于他对尘世名利的淡泊,也可能是他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是诗人情感的真实写照。

诗的最后一句“不得看诸峰”,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亲近自然、领略山水之美的无奈。这种无奈可能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也可能反映出诗人个人的生活状态。这种情感的流露,使这首诗更加深刻地触及了读者的心灵,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为石泉赠窗友》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感的诗作,它不仅展示了湛若水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传达了一种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语言也使其成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