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员外奉使西域周寺副席中道别长句

汉家郎官头未白,扈从初为两京客。
忽逢天边五色书,万里翩翩向西域。
腰间宝剑七星文,连旌大旆何缤纷。
解鞍夜卧营中月,揽辔朝看陇上云。
黄沙断碛千回转,玉关渐近长安远。
轮台霜重角声寒,蒲海风高弓力软。
兹行骑从历诸蕃,毡帐依微绝漠间。
残烟古树羌夷聚,远火荒原猎骑还。
蕃酋出迎通汉语,穹庐蒲萄酒如乳。
舞女争呈于阗妆,歌辞尽协龟兹谱。
当筵半醉看吴钩,上马便着金貂裘。
山川遥认月支窟,部落能知博望侯。
草上风沙乱骚屑,边头日暮悲笳咽。
行穷天尽始回辕,坐对雪深还仗节。
归来杂遝宛马群,立谈可以收奇勋。
却笑古来征战苦,边人空说李将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陈员外奉使西域周寺副席中道别长句》是明代诗人曾棨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国家使命的忠诚与对边塞风光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曾棨,明江西永丰人,字子启,号西墅。永乐二年进士,授修撰。
  1. 诗歌原文:汉家郎官头未白,扈从初为两京客。忽逢天边五色书,万里翩翩向西域。腰间宝剑七星文,连旌大旆何缤纷。解鞍夜卧营中月,揽辔朝看陇上云。黄沙断碛千回转,玉关渐近长安远。轮台霜重角声寒,蒲海风高弓力软。兹行骑从历诸蕃,毡帐依微绝漠间。残烟古树羌夷聚,远火荒原猎骑还。蕃酋出迎通汉语,穹庐蒲萄酒如乳。舞女争呈于阗妆,歌辞尽协龟兹谱。当筵半醉看吴钩,上马便著金貂裘。山川遥认月支窟,部落能知博望侯。草上风沙乱骚屑,边头日暮悲笳咽。行穷天尽始回辕,坐对雪深还仗节。归来杂遝宛马群,立谈可以收奇勋。却笑古来征战苦,边人空说李将军。

  2. 诗歌内容

  • 扈从初为两京客:描述了陈员外作为明朝的使者首次前往北京和南京的情景。
  • 忽逢天边五色书:指接到了来自西域的重要信件或命令。
  • 万里翩翩向西域:描绘了陈员外准备踏上漫长且艰难的旅途,向着遥远的地方进发。
  • 腰间宝剑七星文:象征着陈员外身份的尊贵和使命的重要。
  • 连旌大旆何缤纷:形容旌旗飘扬,队伍壮观。
  • 当筵半醉看吴钩:反映了陈员外在宴席上的豪情壮志。
  • 归来杂遝宛马群:描述陈员外归来时,马匹众多,场面热闹。
  • 却笑古来征战苦:通过对比古代战争的艰辛与陈员外的经历,表达了一种乐观和豁达的态度。
  1. 诗歌鉴赏
  • 艺术特色: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示了边塞的独特风貌和人文情怀。同时,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比喻,增加了诗歌的内涵和深度。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这种情感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品质,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
  • 文化内涵:这首诗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也传达了一种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

《陈员外奉使西域周寺副席中道别长句》不仅是一首描绘边塞风情的诗歌,更是一篇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它不仅记录了历史的瞬间,也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和力量。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了解明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