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云南刘推官赴京师

恩承雨露出金銮,不是南蛮罚爽官。
六诏山川开郡县,百年父老见衣冠。
吏无隳突民何幸,狱有平反母所安。
忽报政成将入觐,青云回首送飞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云南刘推官赴京师》是明代程本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对这首诗的内容、背景及作者信息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恩承雨露出金銮,不是南蛮罚爽官。
    不诏山川开郡县,百年父老见衣冠。
    吏无隳突民何幸,狱有平反母所安。
    忽报政成将入觐,青云回首送飞翰。

  2. 内容解析

  • 恩宠与使命:诗人通过对刘推官即将赴任京师的描述,表达了对其恩宠的肯定以及对其使命的重视。”恩承雨露出金銮”暗示了朝廷对刘推官的高度信任和期待。
  • 治理与教化:诗中”不是南蛮罚爽官”表明刘推官的到任不仅仅是行政上的安排,更有着深远的治理和教化意义。”不诏山川开郡县”反映了诗人对刘推官治理地方的期望,希望他能如治水般治理好一方水土。
  • 民心与正义:”百年父老见衣冠”描绘了刘推官上任后,当地百姓能够看到他的官员形象,感受到政府对民生的关怀。”吏无隳突民何幸”则强调了刘推官的到来给民众带来的福祉,吏役清廉为民带来幸运。
  • 司法与安宁:”狱有平反母所安”显示了刘推官的司法公正和对百姓的保护。通过”平反”一词,传达了一种社会公平正义的氛围,让母亲们感到安定。
  • 展望与离别:”忽报政成将入觐,青云回首送飞翰”则是对未来的展望和对刘推官即将进入朝堂的祝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刘推官的不舍。”青云回首送飞翰”寓意着一种崇高的情感,如同在云雾缭绕中送别一位高飞远翔的使者。
  1. 作者介绍
  • 程本立(1402年—1470年),字原道,浙江崇德人。程本立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他的诗歌风格典雅流畅,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使作品富有深度。

《送云南刘推官赴京师》不仅作为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所蕴含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意义也值得深入探讨。这首诗不仅是对刘推官个人成就的认可,也是对国家政治清明和社会稳定的美好祝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