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泰山

几年今复过名山,石磴苔深鸟道宽。
万壑行云千里树,尘寰俯瞰倚危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过泰山》是明代诗人葛昕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葛昕,明代济南府德平(今山东临邑县)人,字幼明,号龙池。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其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感悟。葛昕的诗歌创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许多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2. 诗歌原文
几年今复过名山,石磴苔深鸟道宽。  
万壑行云千里树,尘寰俯瞰倚危栏。  
  1.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重过泰山》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泰山壮丽的自然景色。诗中“石磴苔深鸟道宽”形容了山间石阶上的苔藓和宽敞的鸟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古老的氛围。
  • 情感表达:“尘寰俯瞰倚危栏”则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人间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1. 写作背景:葛昕在创作这首诗时,可能是在他的一生中多次游览泰山之后所写,通过这次的旅行体验,他将自己的感受和所见所闻融入到了诗歌之中,使得这首诗不仅成为了一个艺术作品,更成为了解明代文人生活和思想情感的重要窗口。

《重过泰山》不仅展现了葛昕深邃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想象力,更是通过对泰山这一文化符号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到见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古代文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