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过小轩逢道士,飘然示我步虚声。
明月临川风影静,浑忘身在玉虚京。

【赏析】

此诗作于公元804年(元和九年)春,是杜甫在长安时所作。诗中表达了杜甫对于仙境的向往之情。

“偶过小轩逢道士,飘然示我步虚声”,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偶遇道士的情景。小轩,指小楼、草堂或茅屋之类的小屋。步虚声,道教用语,传说天帝所居处有玉城金阙,高阁峻极,虚无缥缈,不可企及。道士们以天乐为名,吹奏管弦丝竹之音,来歌颂天帝,以示虔诚之心,这种声音叫“步虚声”。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汉末张鲁母曾梦见神人,神人送符节与她,并说:“今天下太平,夜当静,可因此得传道。”后来她把符节传给儿子张陵,建号“太清”,以“太清”为教。

“明月临川风影静,浑忘身在玉虚京”这两句,写诗人在月下听到道士诵经声,被那悠扬的诵经声陶醉了。诗人想象自己已经飘飘然飞升到了天界,完全忘记了自己现在身处人间。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杜甫虽然一生颠沛流离,但始终怀着一颗报国之心;即使身处逆境,他仍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态,对人生有着深刻的理解。

【注释】

重过泰山:重游泰山。

偶过:偶然路过。

小轩:小楼,草堂或茅屋之类的小屋。

飘然:形容飘逸的样子。

示我:告诉我。

步虚声:道教用语。相传天上宫阙中有玉城金阙,虚无缥缈,不可企及,故称“玉虚京”,又因天帝所居处有玉城金阙,高阁峻极,神仙们常吹管弦丝竹之音来歌颂天帝,以示虔诚之心。

明月临川:月光照耀着河川。

风影静:风停,月色皎洁明亮。

玉虚京:玉皇大帝所居之处,即上界。

赏析:

这首诗写于公元804年(唐宪宗元和九年),当时杜甫在长安。诗人在月下偶遇一位道士,聆听他的诵经声,便被其吸引住了。他想象自己已经飘飘然飞升到了天界,完全忘记了自己现在身处人间。这首诗体现了杜甫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抑郁情怀以及他对于仙境的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