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丈椿庭荣寿图

老子昔去周,函谷度青牛。关尹攀紫气,道德衍千秋。
翻然忽思游人间,李树复指雍之邱。雍邱优游七十载,笑把一筹添沧海。
鸾停鹄峙何矍铄,青鬓朱颜常不改。有子腰金侍紫宸,汝作纳言帝命新。
事业方辉伊陟谱,奉诏归欢未老人。献罢纶綍舞莱服,筵列松乔洛社宾。
南山献颂当此时,青鸟正栖灵长椿。椿年绵邈梅作友,椿庭蓊郁槐当牖。
和羹若作须梅实,食报咸知种槐叟。肆余栎材何足论,生平窃幸登龙门。
燕山聊寄灵椿颂,颂君世泽满乾坤。太史岁岁奏国瑞,老人一星光晨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丈椿庭荣寿图》是明代诗人葛昕创作的一首诗歌。在这首诗中,葛昕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描绘了一个长寿老人的生动形象,并寄托了对长者健康和长寿的美好祝愿。下面将详细介绍《李丈椿庭荣寿图》:

  1. 作者简介:葛昕是明朝人,字幼明,号龙池,生于济南府德平(今山东临邑县)。他以荫为都督府都事,后迁工部屯田郎中,官至尚宝司卿。除了文学成就,他还曾裁惜薪司炭额百余万,汰厂司内官五百余人,其一生勤政爱民,政绩显著。
  2. 诗歌原文及翻译:诗中“老子昔去周,函谷度青牛”描述了一位老者离开周朝,途经函谷关的情景。“关尹攀紫气,道德衍千秋”则表达了关尹通过修炼获得了高深的道德,其精神影响了千秋万代。“翻然忽思游人间,李树复指雍之邱”展现了这位老者突然想起了人间的世界,并回到了他曾经居住的地方。“雍邱优游七十载,笑把一筹添沧海”进一步描绘了他悠闲自在地度过了七十年的时光,用手中的棋子增添大海的浩瀚。“鸾停鹄峙何矍铄,青鬓朱颜常不改”则是对这位老者外貌的描述,尽管年纪已高,但依然保持着青春的容颜。“有子腰金侍紫宸,汝作纳言帝命新”则提到了他的孙子继承了他的衣钵,成为了新的领袖。最后一句“事业方辉伊陟谱,奉诏归欢未老人”则表达了他对过去功绩的自豪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3. 艺术风格与手法:从艺术风格上看,《李丈椿庭荣寿图》采用简洁明了的四言句式,语言朴实而富有韵味,体现了古诗的独特魅力。从表现手法上,作者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如“函谷度青牛”中的青牛,象征着智慧和长寿,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同时,诗歌还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和对仗手法,使得诗句结构紧凑,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4. 诗歌赏析与评析:对于这首诗歌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诗歌通过对一个长寿老人的描写,传达了人们对长寿和健康的美好祝愿。其次,诗歌中蕴含的哲理思考和人生感悟,使其不仅仅是一首单纯的咏寿之作,更具有深邃的文化底蕴和社会价值。最后,通过对诗歌的深入分析,可以了解到明代社会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以及社会风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
  5. 创作背景与历史影响:关于《李丈椿庭荣寿图》的创作背景,虽然具体的时间和原因不详,但考虑到葛昕的生平和作品特点,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其晚年时完成的。在明代这个注重文人雅集和颂扬美德的时代背景下,诗歌的创作往往与个人的志趣、修养和当时社会的风气密切相关。因此,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生命体验的记录,也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艺术表达。

《李丈椿庭荣寿图》不仅因其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内涵受到赞誉,也反映了明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对生活、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美好祝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