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礼承家子,经筵侍讲臣。
知公全此职,愧我独何人。
雨露恩非浅,春辉德至纯。
死生存一感,得不在君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诗礼承家子,经筵侍讲臣。
知公全此职,愧我独何人。
雨露恩非浅,春辉德至纯。
死生存一感,得不在君亲。
《和韩同年》是明代诗人程通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作者介绍:程通为明代徽州府绩溪人,字彦亨。程通在洪武二十三年中举人,并曾授职于辽府的纪善。建文初年,因燕王起兵,程通随同辽王南返京师,他上疏进献对策,后因直言被贬下狱而死。
诗歌原文:
诗礼承家子
经筵侍讲臣
知公全此职
愧我独何人
雨露恩非浅
春辉德至纯
死生存一感
得不在君亲
诗歌赏析:
历史背景:明朝时期,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之一。程通作为一名进士,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担任过辽府纪善等职务,显示出其学识和才能。然而,他的直言不讳使他最终未能免于悲剧,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矛盾。
文化意义:《和韩同年》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抱负的诗歌,也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作为文学作品,它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和韩同年》是明代诗人程通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才华和抱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