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于博文韵

望极苍旻入莽苍,蓬莱依约五云乡。
春回海宇开元旦,日上天门丽正阳。
黄道高明王道坦,玉阶遥接泰阶长。
经纶亦有皋夔在,杰出鹓班第一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于博文韵》是明代程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程通,字彦亨,明徽州府绩溪人,洪武二十三年举人,授辽府纪善。建文初年,燕王起兵,随辽王南归京师,上封事陈备御策,进左长史。永乐初年,从辽王徙荆州,旋上封事被发,下狱死。程通的这首《和于博文韵》,不仅体现了他的文学才能,也反映了他的政治抱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于博文韵》全文如下:

望极苍旻入莽苍,蓬莱依约五云乡。春回海宇开元旦,日上天门丽正阳。黄道光明王道坦,玉阶遥接泰阶长。经纶亦有皋夔在,杰出鹓班第一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画面。首句“望极苍旻入莽苍”表达了作者站在高处,远眺天际的广阔与辽阔,展现了一种高远的意境。接着,“蓬莱依约五云乡”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仙境般的蓬莱岛,那里云雾缭绕,宛如人间仙境。

“春回海宇开元旦”一句,既点明了春天的到来,也为全诗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日上天门丽正阳”则描绘了太阳从天空中冉冉升起的景象,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安康。

“黄道光明王道坦,玉阶遥接泰阶长”两句,则是对国家治理的美好祝愿。作者希望国家的统治者能够明智、坦荡,同时也期盼国家能够长治久安,繁荣昌盛。

“经纶亦有皋夔在,杰出鹓班第一行”两句,寄托了作者对贤臣良将的期望。作者认为国家需要像皋、夔这样的贤才来治理国家,而自己也希望能够在贤臣的帮助下,成为朝廷中的佼佼者。

《和于博文韵》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蕴含了深刻的政治理念和人文关怀。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程通作为一名文人的高尚情操和深沉爱国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