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训导韵

江梅消息兆先天,便觉阳和布海边。
世上有生皆德泽,辽东无处不桑田。
蓬莱仙阙三山晓,杨柳人家万井烟。
真是太平新景象,愿将史笔纪尧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朱训导韵》是明代程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作者信息
  • 程通,字彦亨,明徽州府绩溪人,洪武二十三年举人。
  • 程通在明朝初年曾担任辽府纪善,后随辽王南归京师,建文初上封事被发,永乐初从辽王徙荆州。然而,他的命运最终未能逃脱悲剧的结局,永乐初从辽王徙荆州之后,程通因上封事被发,下狱死。
  1. 诗歌原文
    江梅消息兆先天,便觉阳和布海边。
    世上有生皆德泽,辽东无处不桑田。
    蓬莱仙阙三山晓,杨柳人家万井烟。
    真是太平新景象,愿将史笔纪尧年。

  2. 作品赏析

  • 主题思想:《和朱训导韵》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期望以及对历史记载的重视。
  • 艺术特色:诗歌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如“蓬莱仙阙三山晓”,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此外,诗歌结构严谨,音韵和谐,是明代诗歌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经历密切相关,反映了他在明初的政治动荡和社会变迁中的心路历程。

《和朱训导韵》是明代程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期望以及对历史记载的重视。这首诗不仅体现了程通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他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