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集庭前更引雏,风翻翠尾任扶疏。
有时仿佛声敲玉,静听如何却又无。
为葛士延题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为葛士延题竹》是明代著名诗人程通的作品,全诗共四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竹子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受。下面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诗歌原文:
凤集庭前更引雏,风翻翠尾任扶疏。
有时彷佛声敲玉,静听如何却又无。
诗歌赏析:《为葛士延题竹》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致的古诗。首句“凤集庭前更引雏,风翻翠尾任扶疏”形象地描述了庭院里的景象,仿佛凤凰聚集于此,引领着小雏鸟飞翔。第二句“风翻翠尾任扶疏”则进一步描绘了风吹过竹林的情景,绿竹随风摇曳,宛如舞动的翠尾。第三句“有时彷佛声敲玉,静听如何却又无”,表达了诗人在寂静之中聆听竹子发出的声音,似乎如同敲击玉器般悦耳,但又感觉声音消失得无影无踪,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诗歌主题与情感: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出程通对自然景观有着深厚的感情,他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春天里竹子的生长和变化,以及它们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和心灵上的愉悦。这种对自然美的捕捉和表达,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为葛士延题竹》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更是一种心灵与自然对话的方式。通过欣赏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而这首诗也提醒人们,生活中的美好往往需要细心观察与体会方能发现,正如诗人所言,“静听如何却又无”,在忙碌的生活节奏中,不妨放慢脚步,用心感受周围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