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望偶成

北望长安万里馀,江湖忧国意何如。
许身稷契非全拙,交友雷陈已半疏。
剑器蚀残青螮蝀,砚瓶枯尽玉蟾蜍。
壮怀牢落今如此,羞见床头万卷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北望偶成》是明代诗人童轩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童轩,字士昂,江西鄱阳人,明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作品风格独特,情感真挚,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注。
  2. 诗歌原文:《北望偶成·北望长安万里馀》全文如下:北望长安万里馀,江湖忧国意何如?许身稷契非全拙,交友雷陈已半疏。剑器蚀残青螮蝀,砚瓶枯尽玉蟾蜍。壮怀牢落今如此,羞见床头万卷书。
  3. 诗歌解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担忧以及对个人境遇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北望长安万里馀”表达了对政治局势的忧虑,以及对自己能否为国家贡献一己之力的迷茫与不安。“江湖忧国意何如?”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纠结和对国家的责任感。诗人自比为“许身稷契”,意指愿意像古代贤臣一样为国效力,但现实中却感到自己“非全拙”,即不够完美,这反映出诗人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诗人感叹自己的朋友关系已经疏远,象征着人际关系的冷漠与疏离。最后,“剑器蚀残青螮蝀,砚瓶枯尽玉蟾蜍”以物喻情,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失落。尾句“壮怀牢落今如此,羞见床头万卷书”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既体现了他对过去的怀念,也透露出对未来的无奈。
  4. 诗歌意义:《北望偶成》不仅是一首反映现实社会和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学著作。通过对这首作品的深入解读,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思想深度,也能从中汲取到对生活、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和思考。

《北望偶成》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个时代的历史缩影,它展示了诗人对国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的社会背景及诗人的个人经历,同时也能体会到古代文人的忧国忧民情怀及其在文学上的独特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