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汨声利,君若了不关。
孰知天性真,乃在樵斧间。
秋晴微雨歇,黄叶漫空山。
长歌入幽谷,无营心自闲。
朝俱白云往,暮随飞鸟还。
怡然得至乐,俯仰真无惭。
富贵蚁穴梦,功名蜗角叹。
何如一束薪,去取谅非难。
划然动长啸,六合清风寒。
樵乐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樵乐生》是明代诗人童轩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通过多角度解析这首诗的内容和特色:
诗人生平与创作背景:了解诗人的生平与创作背景对于深入理解《樵乐生》具有重要意义。童轩,字士昂,鄱阳(今属江西)人,景泰二年(1451)进士,历任南京吏科给事中、南京吏部尚书等职。他的诗歌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景泰间首屈一指”。他的创作生涯跨越了明代前期,留下了众多传世之作,其中《樵乐生》便是其中之一。
诗歌主题与思想价值:《樵乐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对樵夫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诗人认为,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富贵和功名,而在简单而纯粹的生活中寻找到内心的满足和快乐。这种思想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人生真谛的追求,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
艺术风格与语言特点:在艺术风格上,《樵乐生》继承了唐诗的传统,同时融入了宋诗的某些元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运用得当,使得整首诗歌既有深刻的哲理性,又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社会影响与历史地位:《樵乐生》在历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明史》等文献资料中均有记载,称其为“景泰间首屈一指”,足见其在明代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此外,许多现代学者也对该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认为它是研究明代文学和社会的重要文献之一。
《樵乐生》作为一部反映作者生活感悟和时代风貌的诗歌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价值,也在思想文化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