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画史小李徒,何年写此秋江图。斜阳杳杳下林杪,隔岸几点青山孤。
时当深秋八九月,红叶似锦烟中铺。清霜萧萧悴高柳,浅水猎猎涵疏蒲。
茅亭一个傍山麓,人迹不到堆寒芜。就中岂无高尚者,皓首甘作林泉枯。
江头二客久不去,气岸颇似黄与苏。抱琴何处觅知己,矫首眺望仍踟蹰。
矶边舴艋差可渡,似欲放浪为欢娱。水清沙白秋正肃,佳趣仿佛君山湖。
断霞留影带残雨,连雁欲下相惊呼。前村有酒可剩酤,亦有巨口淞江鲈。
江山若此岂易得,览胜不来空负吾。望中疑是尚书宅,青红楼阁相萦纡。
书声隐隐起林壑,剑气烨烨腾天衢。年登百顷刈云子,岁晚千头收木奴。
地灵岂徒富物产,人才项背无时无。凤池乌府相照耀,山川钟秀信不诬。
君家世业有如此,辋川赤壁焉能逾。何时许我载轻舸,与君汗漫直上寻蓬壶。
秋江晚眺图为曹宪副廷彰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江晚眺图是一幅描绘秋季江景的国画作品,它由清代画家郑板桥所创作。这幅画作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江边秋色的轮廓,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郑板桥在画中巧妙地运用了淡墨和浓墨,以及留白的方式,使画面呈现出一种空灵而又深远的意境。
郑板桥是一位著名的文人画家,他的画作以简练、质朴的风格著称。在《秋江晚眺图》中,郑板桥运用了中国画中的”水墨写意”手法,通过淡墨和浓墨的对比,表现出江水的流动感和秋天的萧瑟气息。同时,他巧妙地运用留白的艺术手法,使画面呈现出一种空灵而又深远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秋江晚眺图》不仅是一幅描绘自然景观的国画作品,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郑板桥在画中表达了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执着。这幅画作不仅体现了郑板桥高超的绘画技巧,更展示了他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