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陵与李学士宾之联句

夜下西陵月露凉,归心偏逐马蹄忙。
迂途忽转行宫右,佳气犹瞻寝殿旁。
老树几枝低拂帽,秋岚一抹远侵裳。
昌平未到东方白,咫尺蓬山万里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下陵与李学士宾之联句》是明代诗人程敏政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与创作背景
  • 程敏政,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他以学问广博著称,曾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
  • 《下陵与李学士宾之联句》的创作背景是在冬至时节拜访陵墓时与李学士的联句活动。诗中描绘了诗人在西陵月下归途中的情景以及对自然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1. 诗歌原文
    夜下西陵月露凉(李),归心偏逐马蹄忙。
    迂途忽转行宫右(程),佳气犹瞻寝殿旁。
    老树几枝低拂帽(李),秋岚一抹远侵裳。
    昌平未到东方白(程),咫尺蓬山万里长(李)。

  2. 诗歌鉴赏

  •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媒介,展现了诗人与李学士之间的友谊以及他们共同的感受。通过描写夜晚的西陵、月光下的凉意,以及马蹄匆匆的归途,传达出诗人急于回家的心情。
  • 诗中的“迂途”和“行宫右”等词的使用,不仅增添了诗句的画面感,还反映了诗人旅途中的迷茫与寻觅。而“佳气犹瞻寝殿旁”则表达了诗人对李学士住所的向往,以及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
  1. 诗歌的艺术特色
  • 在艺术表现上,《下陵与李学士宾之联句》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排比等,使得整首诗既具有音韵美,又富有意境美。
  • 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表达,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下陵与李学士宾之联句》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和一个深情的人文故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程敏政作为一位学者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对于喜欢中国古代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了解明代文人生活的重要窗口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