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士敬锦衣借其梦中旧韵

相门才子好谈兵,宝匣长闻一剑鸣。
露布已宣平寇策,凯歌频奏入关行。
古穰世远流新泽,仙李春深发旧萌。
珍重百年文献在,好将忠孝答恩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李士敬锦衣借其梦中旧韵》是明代作家程敏政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修养,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相门才子好谈兵,宝匣长闻一剑鸣。
    露布已宣平寇策,凯歌频奏入关行。
    古穰世远流新泽,仙李春深发旧萌。
    珍重百年文献在,好将忠孝答恩荣。

  2. 诗歌解析

  • 首联“相门才子好谈兵,宝匣长闻一剑鸣”:诗人通过描绘相门才子的风采来表达自己的抱负与理想。这两句诗中的“一剑鸣”暗示了才子的英勇与豪情。
  • 颔联“露布已宣平寇策,凯歌频奏入关行”: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的自豪感和胜利的喜悦。露布象征着战争的成果,凯歌则是战斗的颂歌。
  • 颈联“古穰世远流新泽,仙李春深发旧萌”:这句诗通过比喻,将古代的治理比作仙人李子树的新芽,暗喻新的治理理念正在萌发。
  • 尾联“珍重百年文献在,好将忠孝答恩荣”:结尾部分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同时呼吁人们以忠诚和孝顺来报答国家的恩惠。
  1. 主题思想
  • 政治理想:通过赞美国家的治理成就和个人的贡献,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治理和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景。
  • 文化传承:诗句中的“珍重百年文献在”,反映了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
  • 个人情感与责任:诗人通过对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描写,表达了个人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和情感。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歌中大量使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如“宝匣”、“剑鸣”、“露布”、“凯歌”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深度。
  • 韵律和谐:七言律诗的严格格律使得诗歌在形式上更加规整,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悦耳。
  • 意境深远:诗中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有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内涵。
  1. 社会影响
  • 文学价值:作为明代的一部经典作品,《赠李士敬锦衣借其梦中旧韵》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人广为传诵。
  • 教育意义:该诗在教育和启迪后人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常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中。
  1. 历史背景
  • 作者生平:程敏政(1445—1499),字克勤,明代徽州府休宁人,成化二年进士,历任编修、左谕德等职,以学问博识著称。他在任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期间曾因见唐寅乡试卷而激赏之。但因主持会试试题外泄事件而被弹劾下狱,最终辞官归乡。
  • 创作时期:该诗创作于明朝中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赠李士敬锦衣借其梦中旧韵》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是一部充满历史感和人文关怀的作品。通过对它的学习和鉴赏,不仅可以深入了解明代的文化和文学艺术,还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激励人们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