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普照寺观石镜相传黄巢过此照其形为异类因纵火焚之久乃复明苏子由宰绩溪日尝有留题石刻今不存矣

高崖直下如削铁,不识何年鬼工截。
巧令中有鉴光寒,万古照人长不灭。
绿苔半锁苍藤封,雾雨不晦天然铜。
禅家意巧作幻境,邻近便起空王宫。
泗滨浮石曾充磬,明者何妨堪作镜。
玉蕴山辉古则然,此论行时众方定。
颇闻巢贼窥山城,虐焰一日昏其明。
杀心久已变豹虎,何怪照出非人形。
我来适当春雨后,老僧立话徘徊久。
小苏旧迹今已亡,惟有遗诗在人口。
东风萧萧吹瘦颜,笑复摩挲对面看。
山灵可解知人意,照见胸中一寸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清明上河图》

我知道。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北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一幅长卷风俗画,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画的是北宋都城汴京(现河南开封)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生活,以及各地繁华街道及里巷的面貌,是汴梁城市经济、社会生活的缩影,也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清明上河图》长11.9米,以生动细腻的手法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现河南开封)从春末夏初到仲秋的一段日常生活画卷。全卷共绘人物近300人、车马250多匹,并通过不同角度的透视和光影效果表现人物动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清明上河图》不仅是一幅描绘北宋都城汴京繁华景象的作品,也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