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斯夕与斯晨,不觉园梅又放春。
蜂似解衣延画史,泉来穿户款茶神。
宁须守岁过咸舍,何用辞年恼比邻。
深愧皇天私老眼,东家贳我作闲人。
庚午除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庚午除夕》是明朝诗人程嘉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更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表达,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从诗歌的内容上来看,《庚午除夕》描绘了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节日景象。诗中“湖山斯夕与斯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接下来“蜂似解衣延画史,泉来穿户款茶神”,则形象地描绘了春节期间人们欢聚一堂的情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节庆气氛和邻里间的和谐相处。
从诗歌的艺术特色来看,《庚午除夕》的构思巧妙,语言精炼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人的情感抒发,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宁静而温馨的节日氛围,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喜庆的夜晚之中。例如,诗中“宁须守岁过咸舍,何用辞年恼比邻”一句,既表达了对传统习俗的理解,也透露出作者对现代生活节奏的深刻思考。
从诗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来看,《庚午除夕》的创作背景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诗人生活在明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思想活跃的时代。诗歌中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如诗中的“夜半无眠听爆竹”一句,不仅描述了节日夜晚的热闹场景,也暗示了人们在欢庆之余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从诗歌的影响和意义来看,《庚午除夕》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它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启示人们珍惜每一个平凡而美好的瞬间。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对于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庚午除夕》是一首集艺术性、文化性和情感性于一体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