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园

玄冬浃阴冱,霜风摧灌莽。
寓目鲜幽翳,一亩亦云广。
日出茅檐间,云生泥壁上。
偃仰足昕夕,亲朋息来往。
空林如有人,互答斧冰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寒园》是明代诗人葛一龙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鲜明的主题,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葛一龙:葛一龙,字震甫,明代苏州府吴县洞庭山人。他的诗名广为流传,有“葛髯”之称。他以读书好古而家道中落,后入资为郎,选授云南布政司理问,不久归隐。
  1. 诗歌原文及解析
  • 原文节选:《寒园即目》。
  • 诗意解读:诗中的寒园被置于一片荒凉的环境中,草木摇落,村庄萧索。园中主人虽身处异境,但内心却追求着超然物外的生活。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
  1. 历史背景与影响
  • 时代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动荡、经济凋敝的时期。诗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 影响:这首诗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那些关注社会现实、追求精神独立的文学作品。它启发了无数后来者,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感悟。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寒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诗人的情感。这种简洁的语言风格使得诗歌更加凝练,便于读者理解和感受。
  • 意象运用: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落叶半床”、“狂花满屋”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1. 文化意义
  • 反映时代: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状态的描述,更是对整个时代的缩影。通过诗歌,诗人表达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共同情感和经历。
  • 精神追求:诗中的主人翁虽然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温暖和希望。这种精神追求体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可以看到《寒园》不仅在艺术形式上独树一帜,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有着深刻的意义。这首诗通过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