褰帷问孤竹,开幕应莲花。
古塞天逾险,长安日未赊。
文人停草檄,它将竞鸣笳。
得系单于颈,承恩许及瓜。
送方众甫备兵永平三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董其昌并未创作过名为《送方众甫备兵永平三首》的文学作品。实际上,这首诗是明代文人董其昌的作品。以下是对董其昌及其作品《送方众甫备兵永平三首》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董其昌(1555年—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等,江苏松江华亭人。明朝著名书画家、诗人,“明四家”之一,被后世称为“画圣”。董其昌的书法和绘画成就极高,尤以山水画见长,他的画作多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作品内容:在《送方众甫备兵永平三首》中,董其昌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边疆景象。诗中的“褰帷问孤竹,开幕应莲花”形象地表达了边疆景色的壮丽和诗人的豪情壮志。“古塞天逾险,长安日未赊”则展现了边塞的艰难与日不落的长安城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边疆将士的敬仰之情。而“文人停草檄,它将竞鸣笳”则暗示了战争即将到来,战士们准备迎战的情景。
文学价值:董其昌的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同时,他的作品中蕴含的历史意识和文化内涵,对于后世的文学研究和艺术欣赏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董其昌的《送方众甫备兵永平三首》是一首具有重要文学价值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出,董其昌不仅在书法和绘画上有卓越的成就,而且在文学创作上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