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春雪

九陌阳和御苑偏,瑞看盈尺应祈年。
飞花散入梅千树,舞絮犹疑柳半烟。
积处宜春添曙色,融来太液涨新泉。
不须更和邹枚曲,黄竹歌声日下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林春雪》是明代董其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基本信息: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人。他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被誉为“一代大家”,对后世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政治生涯:董其昌曾在万历十七年中进士,后来历任南京礼部尚书等要职。他在天启时因政治原因离职,并在崇祯年间复出,最终在三年后再次退休。
  1. 诗歌背景
  • 创作时间: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诗中的意境和用词,可以推测是在董其昌晚年或离世前所作。
  • 创作背景:虽然无法考证具体的创作背景,但根据董其昌的艺术追求和当时的历史环境,这首诗很可能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感世界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感悟。
  1. 诗句赏析
  • 首句:“九陌阳和御苑偏”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皇家园林景象,体现了诗人对皇家园林的喜爱和赞美。
  • 第二句:“瑞看盈尺应祈年”则展现了一种吉祥如意的氛围,预示着来年的丰收和安宁。
  • 第三、四句:“飞花散入梅千树,舞絮犹疑柳半烟”通过对飞花和舞絮的描写,传达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美丽景色。
  • 末句:“不须更和邹枚曲,黄竹歌声日下传”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共鸣,以及这种美好情感的传播。

《上林春雪》不仅是董其昌艺术才华的体现,也是中国古代诗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董其昌的艺术成就,还能进一步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