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节初颁下直庐,天涯岐路意何如。
应多胜赏供诗句,不为归程滞简书。
丝竹声中翻孔壁,荔枝花下度潘舆。
预愁后夜长安月,那有清言慰索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玉节初颁下直庐,天涯岐路意何如。
应多胜赏供诗句,不为归程滞简书。
丝竹声中翻孔壁,荔枝花下度潘舆。
预愁后夜长安月,那有清言慰索居。
《送林兼宇简讨》是明代董其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艺术追求。
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是明代松江府华亭人。他于万历十七年进士及第,授编修。天启年间累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因反对宦官专权而告老归乡。崇祯四年,重新起用,后因故再度致仕。董其昌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一位书法家和画家。他的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学虞世南,最终自成一格,被后世誉为“一代大家”。同时,他也擅长山水画,远宗董源、巨然,近学黄公望、倪瓒,融其笔墨,自成清润明秀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