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节初颁下直庐,天涯岐路意何如。
应多胜赏供诗句,不为归程滞简书。
丝竹声中翻孔壁,荔枝花下度潘舆。
预愁后夜长安月,那有清言慰索居。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玉节初颁下直庐”
  • “玉节”:指朝廷颁发的官印。
  • “初颁”:首次颁发。
  • “下直庐”:指官员在官府内办公的地方。
  • 注释:官员首次得到皇帝颁发的官印,意味着开始执行公务了。
  1. “天涯岐路意何如”
  • “天涯”:指遥远的地方。
  • “岐路”:岔路口,比喻人生的选择或道路。
  • 注释:在遥远的路途上,心中充满对未来的迷茫和不确定感。
  1. “应多胜赏供诗句”
  • “胜赏”:美好的欣赏。
  • “诗句”:诗歌。
  • 注释: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有更多的机会来创作优美的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1. “不为归程滞简书”
  • 注释:不因回归故乡而耽误了公文的工作。
  1. “丝竹声中翻孔壁”
  • “丝竹声”:古代乐器丝弦和竹管的声音,常用以形容音乐场景。
  • “孔壁”:孔子的墙壁,借指儒家经典书籍或学问。
  • 注释:在音乐声中翻阅儒家的经典书籍,寻求学问上的启迪。
  1. “荔枝花下度潘舆”
  • “荔枝花”:一种美丽的水果花,常用来形容春天的美景。
  • “潘舆”:一种古代交通工具,这里可能指的是乘坐马车。
  • 注释:在春天的花海中,乘坐马车旅行,享受自然之美。
  1. “预愁后夜长安月”
  • “长安月”:指唐朝都城长安的月亮。
  • 注释:担心夜晚的月光会影响到第二天的行程,可能因为对未知的担忧。
  1. “那有清言慰索居”
  • “清言”:清晰的言辞或话语。
  • “慰藉”:安慰。
  • 注释:期待有人能用清晰的话语来安慰自己,减轻心中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官员初领官印、踏上仕途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工作的期待和憧憬。诗中通过对音乐、学问、自然美景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知识和艺术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未知旅途的担忧和寂寞,以及对他人的依赖和期盼。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对个人未来的展望,也有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