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臣将父御车年,有诏东华设醴筵。
可但冯家论鲁卫,须知太史自谈迁。
商山羽翼何当就,天禄图书取次编。
最是中朝劳属望,都门未许大夫贤。

【注释】:

  1. 端臣将父御车年:端臣即指端木赐,其父曾御车。
  2. 有诏东华设醴筵:有诏令在东华殿设宴。
  3. 冯家:指冯琢庵宗伯的父亲。
  4. 鲁卫:鲁国与卫国,指冯琢庵宗伯的家族。
  5. 太史自谈迁:太史公司马迁是冯琢庵宗伯的远祖,他著有《史记》。
  6. 商山羽翼何当就:商山是指冯琢庵宗伯的家乡,羽翼比喻才能、抱负,何当就指何时能够实现。
  7. 天禄图书取次编:天禄是古代皇家图书馆的名称,图书取次编指的是随意地编写书籍。
  8. 最是中朝劳属望,都门未许大夫贤:中朝是指朝廷,属望表示期待和信任,都门是指京城的大门,未许大夫贤指不能任用冯琢庵宗伯为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冯琢庵宗伯时所作。诗中通过赞美冯琢庵宗伯的才华和家族渊源,表达了对这位年轻才俊的期望和祝福。
首句“端臣将父御车年”,描述了诗人端木赐的父亲曾经担任过御车之职,这暗示了冯琢庵宗伯的家庭背景。
第二句“有诏东华设醴筵”,描绘了宫廷中盛大的宴会场景,这可能代表了冯琢庵宗伯即将获得的荣誉和地位。
第三句“可但冯家论鲁卫”,表达了对冯琢庵宗伯家世代传承的荣耀和成就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他在文学和政治上的成就。
第四句“须知太史自谈迁”,提到了司马迁这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强调了冯琢庵宗伯家族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第五句“商山羽翼何当就”,以商山比喻冯琢庵宗伯的家乡,表达了对他家乡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寄托了对冯琢庵宗伯未来发展的期待。
第六句“天禄图书取次编”,意味着冯琢庵宗伯有着丰富的知识和才华,可以在任何时候随意地编写书籍。
最后一句“最是中朝劳属望,都门未许大夫贤”,表达了朝廷对冯琢庵宗伯的高度重视和信任,同时也表达了朝廷对他的期望和要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