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宋封公归齐

表海重闻有太公,莺花千里送归鸿。
因看练影临吴苑,又带琴声过鲁宫。
南极一星辉岱麓,高岗三凤瑞河东。
方知碧落旌幢会,即在鸣珂里第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宋封公归齐》是明代董其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而非宋朝文学作品。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归途中情景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宋封公归途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董其昌(1555-1636)是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府华亭人。他在书法和艺术上的成就极高,尤其是在山水画方面的造诣也颇深。董其昌擅长学习颜真卿、虞世南等名家,并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书画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享有很高的评价,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送宋封公归齐》中,董其昌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对宋封公归途的深切祝愿:“表海重闻有太公,莺花千里送归鸿。因看练影临吴苑,又带琴声过鲁宫。南极一星辉岱麓,高岗三凤瑞河东。方知碧落旌幢会,即在鸣珂里第中。”这首诗通过描绘沿途美景与人文景观,表达了对宋封公旅途平安的祝福以及对其功成名就的美好期望。其中“南极一星辉岱麓”一句,寓意着国运昌盛;“高岗三凤瑞河东”则象征着宋封公将带来吉祥如意。整首诗既体现了董其昌深厚的文学修养,同时也蕴含了他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送宋封公归齐》作为董其昌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充满诗意的历史画卷,它不仅反映了明代的文化风貌,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董其昌的艺术成就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