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乡道中寄张蓬玄中丞

九流清鉴属方甄,成德军声紫电振。
帝念股肱三辅重,师中耳目一时新。
应多泛水依莲幕,无复驱车避柏人。
为问累累金虎印,谁能先徙突前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柏乡道中寄张蓬玄中丞》是明代诗人董其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其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九流清鉴属方甄,成德军声紫电振。
    帝念股肱三辅重,师中耳目一时新。
    应多泛水依莲幕,无复驱车避柏人。
    为问累累金虎印,谁能先徙突前薪。

  2. 诗歌鉴赏

  • 意境深远:这首诗通过对“柏乡道中”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广阔的意境,既有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中的“帝念股肱三辅重,师中耳目一时新”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和对军事变化的敏感捕捉。
  • 艺术手法:董其昌在创作此诗时,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紫电振”象征着军队的声威和活力,同时也暗喻了国家的政治变革和力量增强。同时,诗中使用了一些生动的意象,如“泛水依莲幕”和“驱车避柏人”,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体现了诗人对政治局势的敏锐洞察。
  1. 作者介绍
  • 生平简介:董其昌(1555年—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府华亭人,是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他的书法作品以简洁明快著称,特别是对虞世南、褚遂良等人的书风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学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 文学成就:董其昌不仅在书法领域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的诗歌作品同样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平。他的诗歌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时代特色。他擅长使用古典诗词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他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柏乡道中寄张蓬玄中丞》不仅是董其昌诗歌创作的代表作品,也是研究明代文学和书法不可多得的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董其昌的文学艺术特点,还可以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