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杨霁寰中丞

玄阁宁论阻问奇,征南新勒万潭碑。
冥心已入风蝉定,得句偏饶绣虎诗。
舞羽营门酋长侍,授书桥畔老人期。
桂林我亦怀平子,岂有双金报所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杨霁寰中丞》是明代董其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该诗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1. 诗歌原文
    玄阁宁论阻问奇,征南新勒万潭碑。
    冥心巳入风蝉定,得句偏饶绣虎诗。
    舞羽营门酋长侍,授书桥畔老人期。
    桂林我亦怀平子,岂有

  2. 诗意解析

  • 玄阁宁论阻问奇:这里用“玄”来指代深远而神秘,暗示了某种深不可测的意味或哲理。“宁论”表示宁可不谈,“阻问”则表达了对某种情况的不理解或无法解答。整体而言,此句展现了诗人面对复杂局面时的沉思和迷茫。

  • 征南新勒万潭碑:这句通过“征南”暗示一种征战或远征的行动,“新勒万潭碑”则可能象征着在远征过程中所立下的新功或新的里程碑。这里的“新勒”意味着新的刻写或记录,而“万潭碑”可能指的是某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地方或是某种精神的象征。

  • 冥心巳入风蝉定:这里的“冥心”可以理解为内心的平静或专注,而“风蝉”则是一种自然界的现象,通常与秋天联系在一起。“巳入”表示已经达到某种状态,“风蝉定”则可能象征着诗人在沉思中找到了某种宁静和清晰。

  • 得句偏饶绣虎诗:这句话中的“得句”意味着找到了合适的诗句,而“绣虎诗”则给人一种精美细致的印象。这里的“绣虎”比喻诗文的华丽和精巧,表明诗人在创作上的用心和努力。

  • 舞羽营门酋长侍:这句中的“舞羽”可能指的是舞动的羽毛,或者是指某种轻盈的动作。“营门酋长”则可能指的是军事营地的长官或领导者。“侍”字在这里可能表达了一种侍从、辅助的含义。

  • 授书桥畔老人期:这里的“授书”可能指的是传授知识或智慧的行为,“桥畔老人期”则可能意味着与一位长者的交流或约定。这里的“老人期”可能表达了对智慧长者的尊敬和期待。

  • 桂林我亦怀平子:这句中的“桂林”很可能指的是广西桂林的山水,而“平子”则是指西汉时期的文人平通侯张平子。这句可能在表达诗人对桂林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古代文人张平子的敬仰。

  • 岂有:这是一个疑问词,用于提出一个问题,询问是否有其他可能的情况或解释。

《酬杨霁寰中丞》这首诗不仅在艺术形式上展现了董其昌的才情和技巧,也在内容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董其昌的创作意图以及明代的文化氛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