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侯馆冯礼亭大中丞携尊夜过席上酬之

传呼小队出夷门,屏却朱斿款绿尊。
辛苦东方犹待诏,别离江令几消魂。
素衣未遣京尘化,铁钺能回国步屯。
月满繁台闻坐啸,何如清夜舞刘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大梁侯馆冯礼亭大中丞携尊夜过席上酬之》是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的作品。董其昌,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人,生于1555年,逝于1636年。他不仅是明代杰出的书画家,还是一位深具影响力的文化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董其昌的诗作以其深邃的艺术境界和鲜明的个性特征而著称。在这首诗中,他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艺术创作的热爱。例如,“传呼小队出夷门”一句,既形容了宾客到来的场景,又隐含了对仕途道路的隐喻;“辛苦东方犹待诏”,则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涯的艰辛与无奈。

董其昌的艺术成就也是不可忽视的。他的书法作品以自然率意为特色,章法疏宕秀逸,深受世人喜爱。他的山水画远宗董源、巨然,近学黄公望、倪瓒,融其笔墨,自成清润明秀一格,影响波及至今。这些艺术作品不仅展现了董其昌高超的艺术技巧,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风格的独到把握,使得他的艺术成就成为了后世艺术家们学习和效仿的典范。

董其昌的《大梁侯馆冯礼亭大中丞携尊夜过席上酬之》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首蕴含哲理和人生感悟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及其背后故事的了解,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董其昌的艺术世界以及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