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恂庵盛中舍六十

忆昔论交舞象年,更欣迟晚望衡偏。
龙门却隐庞居士,鹤骨真同葛稚川。
种就素封千亩竹,飞来丹诏五云笺。
祝觞可但称松茂,玉树芝兰绕膝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恂庵盛中舍六十》是明代董其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等,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和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画圣”之冠。董其昌的诗歌创作也颇具特色,其中《寿恂庵盛中舍六十》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2. 诗作内容: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寿恂庵盛中舍的六十大寿,通过对其过去岁月的回忆与未来生活的展望,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其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诗句如“种就素封千亩竹,飞来丹诏五云笺”,不仅形象地展现了友人的富贵与尊贵,也寄托了诗人深厚的情感。
  3. 艺术风格: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寿恂庵盛中舍六十》在格律、用词等方面都体现了董其昌的艺术特点。其诗风清新脱俗,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不失文人的潇洒与超然。
  4. 历史背景:作为明朝晚期的作品,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氛围。同时,董其昌作为一代宗师,其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美学追求,使得《寿恂庵盛中舍六十》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祝寿之作,更是一种文化与艺术的传承。

《寿恂庵盛中舍六十》不仅展示了明代诗歌的艺术成就,还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趣味。通过对该诗的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董其昌的创作风格及其时代背景,从而领略到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