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谢使君象三

凤毛标格迥难齐,百里犹称枳棘栖。
露酿江花符制锦,霜悬水镜渺燃犀。
輶轩载笔书驯雉,闾井还淳似祝鸡。
若向黑头论介寿,天章一道紫为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谢使君象三》是一首七言律诗,由明代董其昌创作。这首诗通过对谢使君的颂扬展现了董其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内容:

  1. 作者介绍
  •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华亭(今上海)人,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他擅长诗文,尤其长于绘画和书法,其画作以山水画最为著名,被誉为“画圣”。
  1. 诗歌原文
    凤毛标格迥难齐,百里犹称枳棘栖。
    露酿江花符制锦,霜悬水镜渺燃犀。
    輶轩载笔书驯雉,闾井还淳似祝鸡。
    若向黑头论介寿,天章一道紫为泥。

  2. 诗句解析

  • 凤毛标格迥难齐:形容谢使君的才华非凡,如同凤凰羽毛般高贵独特,难以与常人相比。
  • 百里犹称枳棘栖:即使身处偏僻之地,谢使君也能自处如闲庭信步,不因环境的恶劣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 露酿江花符制锦,霜悬水镜渺燃犀:描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露水洒在江边的花朵上,仿佛是一幅精美的织锦;而霜降之时,水面上倒映的水镜显得遥远而神秘,仿佛能点燃犀牛角一般。
  • 輶轩载笔书驯雉:比喻谢使君善于运用笔墨,像鸟儿一样自由地飞翔,书写出优美的文字。
  • 闾井还淳似祝鸡:指谢使君回到家乡后,恢复了淳朴的风气,就像乡村中的吉祥物——祝鸡一般,带来了好运和欢乐。
  • 若向黑头论介寿:如果现在有人能够用黑色的头发来评价谢使君的长寿,那么他的寿命将会被定格在紫色的天章之上,意味着他的长寿将永远被铭记。

《寿谢使君象三》不仅是一首赞美友人的作品,更蕴含了董其昌深厚的情感和对未来的期望。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朋友的敬仰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