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乔君原度七十

禁方亲授异人来,积有阴功七帙开。
见说韩康从市隐,谁知弘景本仙才。
烹将白石颜长驻,养得玄珠道未孩。
庭下彩衣兼彩笔,恰宜红杏倚云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乔君原度七十》是明代董其昌创作的作品,属于七言律诗体。下面对这部作品进行详细解读:

  1. 作者与背景
  • 作者介绍: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府华亭人,明末清初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他在书法上开创了文人画的先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 创作时代:该诗作成书于明代,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倾向。
  • 创作背景:据文献记载,此诗可能是在董其昌仕途受挫后回到家乡松江时所写,表达了他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1. 文学特征
  • 形式特点:《寿乔君原度七十》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这种诗歌形式严格遵循平仄音律,韵律和谐,是古典诗歌中较为常见的体裁。
  • 意境传达:诗中通过对人物生活状态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通过“禁方亲授异人来,积有阴功七帙开”等句子,诗人不仅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1. 艺术鉴赏
  • 语言风格:董其昌的诗歌语言精炼而富有韵味,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使得诗歌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不失诗意之美。
  • 情感表达:从这首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复杂的情感变化。他既感叹世事变迁,又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体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人生态度。
  • 文化价值:作为明代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同时也承载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信息。

《寿乔君原度七十》不仅是董其昌个人艺术成就的代表,也是明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文学表达自己的独特视角和人生体验。对于喜爱古代文学的读者来说,这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