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湓浦逢冷节

小雨笼阴护晚霞,柳边停棹听啼鸦。
湖光已绿皆春草,风信犹寒是杏花。
到处青鞋随蛱蝶,谁家红袖泣琵琶。
匆匆客里逢佳节,那得行人鬓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泊湓浦逢冷节》是明代杨基所作的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特定季节的某一时刻,即遇佳节之际,停船于湓浦(今属江西南昌)柳岸边,所感受到的景物变化和内心的感慨。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词:

  1. 作者简介
  • 杨基,字孟高,号铁心道人,明代中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他在文学史上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深沉的情感而著称,与高启、杨慎并称“明初三杰”。
  1. 诗词原文
    小雨笼阴护晚霞,柳边停棹听啼鸦。
    湖光已绿皆春草,风信犹寒是杏花。
    到处青鞋随蛱蝶,谁家红袖泣琵琶。
    匆匆客里逢佳节,那得心情两处嗟。

  2. 诗意赏析

  • 第一联:“小雨笼阴护晚霞,柳边停棹听啼鸦。”此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雨中的晚霞被小雨轻轻笼罩,柳树旁的船只静静地停泊,船上的人听着远处乌鸦的叫声。这里通过对雨、晚霞、柳树和鸦鸣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稍带哀愁的氛围。
  • 第二联:“湖光已绿皆春草,风信犹寒是杏花。”此联进一步展现了春天景色的变化和诗人的感受。湖面上已经长满了绿色的春草,但依然感到寒冷的风信伴随着飘落的杏花。这里既有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又有对冬末春初气候的微妙感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 第三联:“到处青鞋随蛱蝶,谁家红袖泣琵琶。”此联通过描述人们穿着青色鞋子追逐彩蝶,以及有人家女儿弹琵琶哭泣的场景,进一步丰富了诗中所表现的春日景色。这些生动的细节不仅展示了春天的活力,也反映出人们在节日中的喜悦和哀愁。
  • 第四联:“匆匆客里逢佳节,那得心情两处嗟。”此联表达了诗人在节日里的心情复杂。诗人身为过客,在这个特殊的时节里,既能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又无法摆脱心中的忧愁。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深刻和动人。
  1. 创作背景
  • 《晚泊湓浦逢冷节》的创作时间不详,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在特定的节日里感受到了季节的变迁和节日气氛的冲击。这首诗可能写于诗人晚年或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因为那个时代的人们普遍重视节日,同时也有较强的思乡之情。
  1. 主题思想
  • 《晚泊湓浦逢冷节》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节日气氛和个人情感的表达。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刻画,展现了节日时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内心世界。
  1. 艺术特色
  • 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七言律诗形式,语言精炼而富有节奏感,具有很强的音乐性。此外,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如“晚霞”、“柳边”和“杏花”等,这些都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晚泊湓浦逢冷节》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深入挖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节日氛围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感受。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人生百态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关推荐